病因
疑病症状可继发于多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和躯体疾病,如脑器质性疾病.慢性内脏疾病等。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内向性格的人,在患内科疾病时轻易出现暂时性疑病症。
原发性疑病症的起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格缺陷有一定关系。错误的传统观念,例如对手淫危害的过分夸张,既往的经历,如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对疑病观念的形成都可产生不良影响,非凡是医源性影响,值得重视。某些病人在就医过程中,长期不能确诊,反复检查,或诊断错误,或治疗失当,或被迫接受手术等,都可能促使疑病观念的产生。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较易出现植物神经不稳定的病状,如心悸、潮热等。对这类生理现象过分敏感、关注,甚至曲解,是疑病性不适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有些病例的疑病症状产生于长期过度紧张、疲惫或受到挫折之后。这时的病人身份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取得心理的平衡。假如患者的疾病行为得到亲友和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强调,则各种症状可近一步固定下来。孤僻、内向、对四周事物缺乏爱好、对身体变动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等人格特点,可为疑病症的发展提供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