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
(一)颅脑超声检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1.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
2.脑室四周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四周白质软化。
3.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
4.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二)CT:多有脑萎缩表现。
1.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分布2个脑叶。
2.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3.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中重度常伴有蜘网膜下腔充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需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四)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功酶增高,此酶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酶。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控制惊厥。
(三)控制颅压增高。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等。
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尽量避免生后各种病理因素加重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