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医问药  > 疾病自诊
冬季皮肤瘙痒的速效治疗法

冬季来临,许多人都会遇到皮肤瘙痒的困扰,但不同部位的皮肤瘙痒病因并不一样,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皮肤瘙痒用药谈

了解更多皮肤用药

  皮肤瘙痒症发病原因比较多。全身性瘙痒症常与系统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病、肾脏疾病、神经衰弱等。外因方面,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某些物质,环境、温度的改变,饮食,衣着,药物等也可致瘙痒;冬季天气寒冷,皮肤干燥,夏季天气炎热,皮肤多汗,都可诱发本病或症状加重。

  一般瘙痒病人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治疗,可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酮替芬等。需要注意的是抗组织胺药常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打瞌睡的副作用,对一般人来说并无大碍,司机、高空作业等职业者慎用或不用为好。对全身瘙痒患者可静脉注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亦可用盐酸普鲁卡因加入 5 %葡萄糖液中静滴,应用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

  对瘙痒病情严重、病期长的顽固性患者,可酌情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继发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

冬季皮肤用药“黄金法则”

  外用药物以镇静止痒、滋润皮肤为原则。可选用 1 %薄荷脑, 2 %~ 5 %樟脑, 1 %达克宁, 5 %~ 10 %苯唑卡因, 5 %~ 10 %焦油类以及各种皮质类固醇制剂。常用的皮质类固醇药有氢化考的松、盐酸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氯氟舒松等(大名鼎鼎的 “ 肤轻松 ” 也属这类药)。用此类药需注意的是,长期搽用会使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并产生依赖性。因此,用药要适量,或间断性用药。皮肤有破损、糜烂时则不宜使用。

  中药对皮肤瘙痒也有较好的疗效。内服药以养血、祛风、安神为原则;也可外用中药苦参 20 克,蛇床子 15 克,黄柏 20 克,百部 15 克,冰片 1 克,川槿皮 15 克,皂角 15 克,煎水洗皮肤瘙痒处。

皮肤瘙痒部位不同用药有区别

 
银屑很顽固?小编教你选好药

  不少人在皮肤发生瘙痒时,为省事或省钱,往往自行到药店选购外用药,殊不知,发生瘙痒的部位不同,用药也是有区别的,下面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1.皮肤瘙痒发生在头皮,可选购硫黄乳膏、希尔生洗液、采乐洗液,用来洗头,每三天洗一次即可。因为头皮是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大量皮脂腺分泌物,可招来一种新型的真菌感染--糠 孢子菌,此类药物有去脂、拮抗真菌的作用。

  2.皮肤瘙痒发生在面部,可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方法为用浸满该溶液的4—6层纱布覆盖在面部,持续时间约为一小时,然后薄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一次即可,同时须停用所有护肤品。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质激素类副作用。

  3.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可选用皮炎平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但是由于上述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厚,能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4.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用,对皮肤也无刺激性。这些部位表皮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为溶剂的药水。

  5.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霜、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时,往往同时会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类药物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适合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6.皮肤瘙痒发生在足底、足趾间,可选用孚其药水联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将孚其药水涂于患处,待其药水干透后再薄薄涂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这些部位好发生真菌感染,孚其药水是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有抗真菌止痒作用,联合其他抗真菌霜剂,可加强抗真菌感染作用,以防发生真菌耐药性而影响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发生在何部位的皮肤瘙痒,如果瘙痒部位皮肤已经出现红肿、糜烂和渗液,那首先要选用3%硼酸溶液湿敷患处,直到局部皮肤红肿消退,表皮长好,然后再按照上述不同部位,酌情选用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