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医问药  > 疾病自诊
儿童服用驱虫药有七点须注意

近日,记者从周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目前,周村区对全区中小学生及幼儿一年一度的春季驱虫工作全面展开。

据介绍,肠道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及幼儿常见病,往往导致少年儿童营养不良、贫血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周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国家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学生常病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和淄博市卫生局、教育局制定的《淄博市2001年中小学生肠道蠕虫病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要求,对全区中小学生、幼儿全面开展春季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本次驱虫,小学生及幼儿用阿苯达唑颗粒1包顿服,中学生用阿苯达唑片2片顿服。通过驱虫,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染源,保证学生儿童的身体健康。

周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儿童服用驱虫药时需要注意相关事项。据介绍,肠道寄生虫病在小儿时期并不少见,其中蛔虫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过去蛔虫感染率在城市高达70%,农村更高达90%以上。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确实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近年蛔虫的感染率在城市仍有20%左右,在农村40%左右,而蛲虫的感染率还要高一些。不少家长认为蛔虫及蛲虫病是常见的病,无足轻重,当孩子面部出现“虫斑”、夜间磨牙或有腹痛时,常自选驱虫药给孩子服用,有的不见大便中有虫驱出,反复用药。然而驱虫药的选用是有讲究的,用法不当可能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以前服驱虫药要忌口,而目前的驱虫药不需严格忌口,在驱虫后可吃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鱼、新鲜蔬菜等;驱虫药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饮食要特别注意定时、定量,不要过饱、过饥,过量的营养反会使胃肠道功能紊乱;服驱虫药后要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如坚果、芹菜、韭菜、香蕉、草莓等。水和植物纤维素能加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可及时将被药物麻痹的肠虫排出体外;要少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红薯、豆类,以防腹胀。也要少吃辛辣和热性的食品,如茶、咖啡、辣椒、狗肉、羊肉等,因这些食物会引起便秘而影响驱虫效果。

钩虫病及严重的蛔虫病多有贫血,在驱虫后应多吃些红枣、瘦肉、动物肝脏、鸡鸭血等补血食品;在夏季进食生冷蔬菜和水果最多,感染蛔虫卵的机会大,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如此时服驱虫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岁以下小儿不宜驱虫。这是因为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或多或少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内宝宝的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有的药物会伤害娇嫩的肝、肾脏,因此驱虫药多标明婴儿禁用或慎服字样。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左右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比较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到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服用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