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阿司匹林需防过量
提起阿司匹林,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会熟知这个名字。特别是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阿司匹林作为医药史上的经典药物之一已应用百年,一直以镇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近几十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阿司匹林真的如此神奇,究竟其对哪些病症的治疗最有效?
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率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阿司匹林的使用,可使冠心病患者的整体临床事件率下降23%,这对于数以亿计的庞大患病人群来说,确实是功不可没的。
去疼片时代阿司匹林称霸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我国阿司匹林作为镇痛药物使用人群最为广泛,也常被称为“去疼片时代”。那一时期,去疼片基本已经作为家庭常用药而出现在每个家庭的储备药箱里。据周教授介绍,去疼片每片约含有375毫克阿司匹林,而人们的服用剂量通常为2片,甚至3片,这一剂量远远超过我们目前通常认为的最安全剂量。
所以,后来相继出现了很多关于去疼片的负面报道。美国医疗健康部门官员也宣布,他们将对患者私自购买止痛片的行为提出更严重的警告。因为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购买的止痛片,服用后可能引起胃出血,对身体产生很大损害。
存在副作用,用药还需遵医嘱
根据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通常患者每天服用剂量为75毫克至150毫克,特殊情况下,如新置入冠脉支架的患者,短期内需服用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但若是非医生指导下的过高剂量的服用,就会导致药物副作用增加,适得其反。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过程需要适当剂量长期服药,只有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而非自行加减剂量,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大的获益,更低的药物副作用风险。
患有消化道慢性炎症或溃疡的病人要谨慎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其副作用会使消化道疾病加重或溃疡再次出血,甚至消化道穿孔,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因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导致阿司匹林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甚至酸碱平衡失调、昏迷的病人已不多见。
阿司匹林对于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物治疗作用,但使用药物也需要从双方面进行考虑,百姓还要了解药物具有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