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医问药  > 疾病自诊
看说明书治过敏只会越治越乱!

皮肤过敏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一些爱美的男男女女。想想看,你光洁如玉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小块风团,然后越来越大,红红的,肿肿的,痒痒的,你想要用手狂抓,但又不敢行动,否则容貌尽毁,脸面无存,何其悲哀也!但过敏虽然顽固可恶,其实倒也好治,怎么治?让小编带你一起去向专家专家寻求解答吧!

  专家介绍:吴桂芳,男,现任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为河南省专业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皮肤性病学会副主委。掌握各种常见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的诊断治疗。

  恼人过敏 源头多多

  大家都知道,要从根源上解决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将它终结掉。吴主任给我们推荐的也正是这种方法。他说:“其实从源头上来讲,导致过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就是药物方面的原因,比方说有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吃了这一类的药就会出现皮肤瘙痒、身上出现红色风团等现象,而有的人对青霉素过敏,如果不经过皮试就盲目注射,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但是吴桂芳主任又指出,其实药物过敏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为很多患者一般都有较长的服药经历,对自己会过敏的药物也有较清楚的了解。而在其中占较大比例的是食物过敏。他介绍说:“像夏天天热时,很多人不注意,成天喝啤酒,吃鱼虾,导致自己体内的过敏源被一再‘激发’,最终产生‘大暴动’。这种患者一般前来就诊后,仍然不注意忌口,回去以后又山吃海喝,结果导致疾病一再复发,成了医院的常客。”

  恐怕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过敏原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那就是接触性过敏。正如吴桂芳主任所说的:“前两种你还有机会可防,这一种是让你防不胜防。因为接触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一旦触及过敏原,就会导致过敏。”

  吴主任举例说:“像现在很多女孩子出现皮肤过敏,都是由于染发导致的。很多理发店为了节省成本,都采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染发剂进行染发,这其中一般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头发又与皮肤接触得十分紧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与这种情况类似,经常使用一些化学物质较多的护肤品等也容易引起过敏。所以人们,尤其是女孩子,一旦发现自己是易过敏的肤质,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少用或者不用化妆品。而且化妆品成分越复杂,越可能引起过敏。但需要强调的是,到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化妆品中添加的激素会引发过敏反应。”

  那么除了上述的这些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会引起过敏呢?吴主任认为,上面的三种是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这些,还有人会对光线过敏,甚至可能对动物的毛发都会过敏,但是这种情况一般较为少见。

  过敏症状 定要分清

  上面讲了一下简单的过敏症状,那么除此以外,皮肤过敏还有哪些症状呢?吴主任介绍说:“一般来说,皮肤过敏的外在表现还是很多的。比如说身上和脸上会起一些小疙瘩,皮肤上出一些皮疹,或者是红斑和水泡,但最为常见的就是红色风团,一般还伴随着奇痒的症状,当然,皮肤干燥、脱皮以及生暗疮也是过敏的常见表现。”

  说到这里,笔者也有一些疑惑,上述的这种症状,似乎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吴主任接着说:“确实,容易与皮肤过敏混淆的皮肤疾病主要包括水痘,急性湿疹和疥疮,但是到医院进行一下简单检查就可以分辨出来,只有特别难辨别的混淆才需要使用仪器进行专业检查。”
过敏药物 专家推荐

  追根溯源,还是只有吃药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么该吃什么样的药呢?吴桂芳主任介绍说:“市场上抗过敏药品种类繁多,这很容易让人不知所措。一般前来就诊的患者,症状如果不是太严重,我一般会推荐患者使用扑尔敏片以及仙特明。因为这两种药患者反馈较好,而且经济实惠。但是,如果患者是从事司机等对精力要求较高的职业的话,我就建议他们不要使用这两种药物,因为这两种药物中都含有能使人产生睡意的成分。”

 

 

  对于那些“特殊人群”,吴主任推荐他们使用息斯敏氯雷他定来抗过敏,他说:“虽然这种药的售价会相对高一些,但是服用后不会使人出现嗜睡的副作用。”

  当然,上面的两种都是抗组胺类药物,吴主任说:“抗过敏一般有三大类药物,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抗组胺类药物,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钙制剂(氯化钙)两大类抗过敏药物。皮质激素虽然可以用作治疗皮肤过敏,但它的副作用太大,可能诱发精神症状和糖尿病,除非病情特别严重,否则一般不用。而钙制剂一般采用注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它起效迅速,但是用量过大的话可能引起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所以一般也不要用。”

  查清过敏源 “有的放矢”抗过敏

  幸运的是,由于医学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检测方法查出过敏原了。吴主任说:“目前,查过敏源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皮肤点刺实验法。就是将少量高度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针轻轻刺入患者皮肤表层。如果患处出现发痒变色等反应,我们就可以断定患者是对哪种东西过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结果可以立即出来,而且检查费用较低。缺点是可能要刺很多次,因为过敏源有很多,必须多次检查。虽然刺一下不太疼,但刺来刺去的就不那么好受了。”

  那么有“好受”一些的检查方法吗?吴主任说:“还可以做抽血检验,这种检验方法,可以一次检测出人体内的多种过敏原,使人免受很多皮肉之苦,缺点是治疗费用较高,一般抽一次血需要花费200—500元不等。”

  那么皮肤过敏患者需不需要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呢?很多读者会说,这是当然的,鱼虾一类的不是都不能吃吗?吴主任解释说,这个必须要查到过敏原以后才能下定论。因为鸡蛋等食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如果患者不查过敏原,那就只能是按常规方法,不食用鱼虾酒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过敏“五论”

  第一论:过敏根除并不难,找到根源是关键。吴主任强调,并不是说一个人是过敏体质,就会不可避免地经常被过敏“骚扰”。只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头,就可以根除过敏。不患病了,不就是根除了吗?(不是彻底杀灭)

  第二论:常喝水抗过敏无助于抗过敏。所谓无风不起浪,一个门户网站博客上的一段关于经常喝水可以防过敏的文章,在短时间内就引起了巨大反响,甚至让人们看到了不用药物就能摆平过敏的希望。但吴主任却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经常喝水对防止过敏有好处。但过敏以后喝水还是可以加速康复的,因为它会加速体内过敏物质的排泄。

  第三论:压力过大也可能会诱发过敏。吴主任举例说,很多人腰部时不时长出的红疙瘩就是这种过敏的外在表现,它有一个学名,叫压力性荨麻疹。

  第四论:很多过敏来得快去得也快,基本不用治。吴主任对这种错误观点进行了严肃抨击。他说:“引起很多并发症的,往往都是这种看似来去匆匆的过敏,因为这种病是急性的,尽管发病时间短,但过敏源一旦侵入关节,就可能诱发关节炎,更严重的,甚至可能进一步导致胃出血和肾脏衰竭,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出现过敏,一定要尽早医治,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第五论:过敏切忌乱吃药。最后,吴主任提到另一点,就是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出现过敏症状后,就私下去买一些抗过敏药吃,但是越吃病情越严重,最后不得不“小病大治”。最后,吴桂芳主任感叹地说了一句:“得病的话要看病,不是看药品说明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