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唯有生命才能解析伟大和未来。然而,现实中,却有不胜枚举的事故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天灾,我们无法避免,但,人祸,理应避免。在所有的人祸中,药品安全事故给生命带来的威胁是严重而令人愤慨的。药品本是用来维护人类健康,延长生命的,一旦药品出现事故,则成为伤害生命的利刃。药品是人制造的,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进行防范,必然能够全面避免事故发生。
药品安全事故的类型
药品安全事故的主角虽然是药物,但未必一定是药物自身出现了问题,还有可能是药物的施力者或受力者出了问题,所以,药品安全事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纯粹由药物自身安全性差引起的不良反应事故,另一类就是用药安全事故,即开错药、吃错药、吃药时间不合理、药物和食物起反应等状况。
制药企业的角色:责任人
在两类药品安全事故中,第一种,不良反应事故中,制药企业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人的角色。药品引起不良反应,说明,在药品上市之前,对药品安全性评估做的还不够,因此,才会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此种情况属于售前的行为,制药企业需加大研发力度,在临床试用阶段做足工作。同时,这也是一个全社会的工作,药企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都应给以协助,保障大众用药安全。
制药企业的角色:药品使用的监督者
我国企业的售后服务意识在近几年才较多的培养起来,但这主要体现在家电、设备等行业。而药品的售后服务,却比较薄弱。其实药品和其他物品相同,在售出后,也应进行跟踪,以便了解产品使用情况,是否得到合理使用,使用中会出现哪些未曾料到的情况,这些,都可以在售后的跟踪中获悉。药企不仅能通过这些跟踪获得自己生产的药品的使用情况的一手资料,以便促进产品的完善和研发,更可以对药品使用起到监督的做药,体现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性。
爱护生命 责无旁贷
“人若不爱人,不知其可也?”药品安全中体现的就是对人类的大爱。唯有本着这样的爱心去做企业、去生产性命攸关的药品,才能真正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才能真正体现企业价值。
链接
食物和药物搭配禁忌
有些食物可以改变药品的治疗效果。口服药物和食物一样,都要经过小肠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组织和器官中而发挥其作用。在服药期间,搭配合理的食物,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其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若食物搭配不当,则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现介绍一些常用药物的食物搭配及禁忌。
含有钙质的食物
如果食用牛奶、乳制品、钙质奶粉、黑木耳、鸡蛋黄、黄豆、海带、田螺、芹菜等含有钙质的食物,可与甲状腺素、维生素D、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同用,忌与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等)、四环素、红霉素、甲硝唑、西咪替丁同用。上述药物易与钙质食物形成络合物或不溶性物质,延缓或减少药物的吸收。
酸性食物
如食醋、酸性水果、肉类、禽类、蛋类、白糖等酸性食物,宜与胃酶合剂、呋喃坦啶、四环素类、乌洛托品等合用,以增强其疗效;忌与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小苏打)、红霉素等合用,以免影响疗效,增强其副作用。
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6的食物
如绿叶蔬菜、猪肝、蛋黄、豆类等食物,宜与避孕药合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豌豆、卷心菜、韭菜、菠菜以及动物的内脏,不宜与抗维生素K为主要成分的抗凝剂合用,因为它们的作用正好相反。
富含钾的食物
干果
如干果、香蕉、葡萄、橘子、杏肉、土豆、西瓜、冬瓜等,宜与抗高血压药和排钾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喃丙氨酸等)同用。
富含钠盐的食物
如腌肉、腌鱼、咸菜等高钠盐食物,忌与排钾利尿药和抗高血压药同用,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富含组氨酸的食物
如奶酪、猪肉、鱼等。因为组氨酸在肝脏组氨酸脱羧酶作用下变为组织胺,组织胺又在乙胺氧化酶作用下生成醛。异烟肼(雷米封)能抑制乙胺氧化酶,使组织胺不能生成醛而在体内堆积,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昏、黏膜充血、皮肤潮红、心悸、面部麻木等症状。故含组氨酸的食物忌与异烟肼同用。由于组织胺会妨碍过敏药物的作用,故忌与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同用。
动物肝脏
如猪肝、鸡肝、鸭肝,可使酶制剂变性而失去活性,故忌与多酶片、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类药物同用。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如萝卜、土豆、地瓜、胡萝卜、黄瓜、青椒、西红柿、莴苣、豆类、海菜等,宜与驱虫药同用,能增强肠蠕动,促使虫体随粪便排出。
富含高蛋白的食物
如奶酪、脱脂奶粉、对虾、花生、大豆、葵花子、牛肉、鸡肉等,宜与激素类药物同用,因激素药物能促进蛋白质的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应限制进食碳水化合物(如面包、淀粉、糖)、脂肪和盐,这样可以避免高血压、糖尿病、体重增加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