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连涨五年仍未止步

种植滞后
柴胡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近年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河池等地区亦有少量产出。21世纪之前,各地以野生柴胡供应市场,后因多年的无序滥采乱挖,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越来越少,减幅超过80%,供给出现较大缺口。21世纪后,各地发展家种柴胡,但因起步晚、规模小、生产周期长(2~3年)、价格低、农民少种或弃种,满足不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柴胡(野生与家种)在2000年产量(估算,下同)为10000吨,2001~2002年减少至7000吨,2003年又减至6000吨,2004年再减至3700吨,2005~2006年已减至3400吨,2007~2008年继续减至2800吨,预计2009年柴胡的产量将降至2500吨左右。
据了解,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柴胡价格很低,产地收购价仅5~6元(千克价,下同),而生产周期长达2~3年,每亩产量按150千克计算,毛收入仅为750~900元,扣除各项成本,每年收益只有200元左右,农民种植得不偿失,甚至血本无归。农民纷纷弃种,种植面积锐减80%以上。近几年家种柴胡依然发展滞后,种植规模很小,全国种植面积仍在1万~1.5万亩之间,每年产量只有1500~2000吨左右。尽管2007~2009年家种柴胡收购价有所上涨,但涨幅很小,价格仅为13~15元左右,按此价计算,扣除2~3年成本,年纯收入还不到700元。
后市看涨
供需关系的优劣是决定市场行情涨跌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笔者查阅有关柴胡的产量、需求、价格等信息表明,柴胡价格连续多年上涨,而且涨后?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卟幌拢浞炙得鞑窈┯σ严韵秩笨冢飧鋈笨诹昙哟螅贾鹿┬杳芡瓜裕鄹窳曜吒摺?005~2006年柴胡产量为3400吨,而市场需求为4000吨,供需缺口600吨;2007~2008年产量为2800吨,而市场需求为4000~4500吨,供需缺口1200~1700吨。缺口即为商机,商机拉动价格连年上涨,2004年野生柴胡(黑统)市价为32~48元,家种品为8~12元,2005~2006年分别上涨至37~52元和13~17元,2007年再分别涨至38~55元和18~20元,2008年已分别攀升至38~60元和20~22元。此外,各类规格品种的柴胡均呈涨后居高不下之势。
综上所述,野生柴胡资源已濒临绝迹,家种品发展缓慢,而市场对柴胡的需求量却逐年增加,供需缺口继续拉大,市价稳中看涨已成定局。据预测,2009~2011年市场对柴胡的需求量当在5000~6000吨之间,而全国产量加库存只有3500~4000吨左右,缺口约2000吨左右。由此,柴胡价格继续上涨已在意料之中,但绝不会像“非典”时期那样的暴涨。
链接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以根入药。柴胡味苦、辛,性味寒。归肝、胆经。功效为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胸满胁痛、气郁不舒、寒热往来,子宫脱垂、月经不调、久泻、脱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柴胡有降血压、抑制心脏及心率减慢、降低高血脂症的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还有良好的解热镇痛、镇咳消炎和保肝护肝等作用。由于药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泛,柴胡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
我国众多药厂用柴胡为主料生产了逍遥丸、鳖甲煎、平肝舒络丸、加味逍遥丸、柴胡舒肝丸、清宫丸、消瘟解毒丸、感冒丸、黄疸肝炎丸、舒肝止痛丸、舒肝和胃丸等2000余种产品,还有近年新开发的柴连口服液等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