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医问药  > 保健常识
老师睡不好 后果很严重
世界上什么东西,不需要花钱而又特别值得我们享受?是睡眠。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与和谐社会”。3月14日,记者在对150名教师进行的睡眠调查发现——

  ■ 数字

  150名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9%的老师睡眠时间为8至9小时,80%的老师是7小时, 11%的老师为6小时。其中,91%的教师睡眠低于专家提醒的正常睡眠时间8小时,32%的老师容易失眠,并会选择在午饭后补充睡眠。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工作强度大占12%,工作压力大占11%,时间不规律占9%。

  ■ 个案I

  工作强度大——迷糊迷糊到天亮

  出场人物:陶然(河北邢台某高中)

  陶然老师来自河北邢台某示范高中,她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睡眠时间大概是6小时,周末的睡眠时间也是6个小时。睡眠时间本来就少,陶然老师还是会失眠,她的失眠原因是工作强度大。

  陶然老师的作息时间表是:6点起床,8点上课,10点批改作业,中午做饭吃饭,下午2点上课,4点备课,晚上7点守自习到10点。

  “我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平均每天两个班共两节课,周一至周六一共十二节课。上的课虽然不是很多,但要备课、批作业,作业有日记、周记、读书笔记,作文,工作量挺大的。”陶然老师说,她每月还要过一次大周,大周就是指一上午连着上一节大课(两节课并为一节课),下午一节大课,晚上一个班的晚自习。“每月有一次这样的日子,遇到这时候,周末就无法正常正常休息。”

  陶然老师现在教高三,模拟考试很多,要批很多卷子,要找学生个别谈话……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陶然老师一般都争取12点前睡觉。“通常头一挨枕头就迷糊了,睡眠质量不高,就是经常做梦啊,乱乱的,醒得早,也就睡不着了,迷糊到六点,然后起床。总觉得睡不够。做了什么梦也记不住。”

  总是失眠,让陶然老师很着急。“讲课的时候觉不出困,下了课老打哈欠,只好搓脸,午饭后就会补点睡眠。”

  午饭后补睡眠的享受也是在下午没课的时候,“下午有课就不敢睡,时间短,怕睡得迷糊,影响讲课状态,又怕睡过了。”陶然老师说。

  ■ 个案II

  工作压力大——在睡眠中“办公”

  出场人物:吴强(山东淄博某学校)

  吴强老师在学校担任管理工作,他说他每天的工作要连轴转,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放过。吴强老师周一至周五每天的睡眠时间是6个小时,周六至周日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个小时。因为工作压力大,他几乎天天都失眠。

  每天晚上十一点,吴强老师整理好办公室,回到宿舍。尽管时间比较晚了,还是照例拧亮台灯,看半小时的书,在吴强老师看来,看书是最好的放松,否则睡眠质量更加得不到保证。

  “看一会书,有些困意,关上台灯,合上眼,随之而来的——不是香甜的睡眠,而是似清醒似睡眠的状态,头脑中反复翻腾着各项工作事务,难以平息。”吴强老师先是想到白天一位家长来的电话,就孩子教育的相关问题作了较长时间的交流,其中涉及到学校、班级、老师、家庭等都有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协调行动,最关键的是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哪些措施呢?老师该如何做呢?

  “想到‘老师’,思路忽然又跳跃到教师招聘上来了,今年学期这么短,教师招聘得抓紧时间进行。明天就得和报社联系好,确认相关细节,争取本周就把招聘广告打出来。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由招聘新老师,吴强老师马上又想到下一学期教师之间的融合和调配,各年级段的小循环已经到期,面临着新一轮的轮岗安排,要根据现有教师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师之间如何搭配才会效益最大化呢?

  “就在这时,大脑突然一下子就彻底清醒过来,教师的调整是本学期结束的事,现在才是学期的开始,远着呢。”此时,吴强老师翻个身,继续睡,却不敢看时钟指向几点,“经验证明,看了时间,想到这么晚还没睡着,会更焦急,更睡不着。”

  即使再努力睡,吴强老师在迷迷糊糊中,眼前浮现的还是教研活动,好像在《现代教育报》上看到一所学校的操作方式可资借鉴……就这样,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吴强老师慢慢进入了睡眠状态,此时已经是夜里三四点了。

  “似乎是睡着了,似乎是又没睡着。好像没有多长时间,耳畔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床头的手机叫我起床了!”吴强老师挣扎着起床,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自然睡着,再自然醒,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啊。

  ■ 个案III

  时间不规律——时差倒得好辛苦

  出场人物:顾忆恩(江苏昆山实验小学)

  谈起“失眠”,顾忆恩老师说她深受其害。她上班前是个无忧女,常常一觉睡到大天亮,可从教十年来,她却总因为时间不规律引起失眠。

  顾忆恩老师第一次失眠是她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二个月,突然接到学校的任务,要面向全市上一堂公开课。对于初涉讲台的顾忆恩而言真是手足无措。“准备的时间仅一周,英语老师又少,只有我一人孤军作战。说实话当时什么是优秀的课我的头脑中还没有概念。匆匆准备,茫然备课。”

  在亮相的前一天,教研室的领导来听顾忆恩试上课。“结果要我把教案全改掉。天哪,明天就要上,怎么办啊?”

  顾忆恩一回家就抱着妈妈哭,心里急得一点头绪都没有。晚上熬夜备课备到十二点,可心里仍旧一点都没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神经高度紧张,我开始‘数绵羊’,可数到五百了仍睡意全无,只听到闹钟‘嚓嚓’的声音,一点了,二点了,三点了,四点了……”

  “我感觉就要崩溃了,冲到妈妈房间抱着妈妈睡。”在妈妈的怀里,她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个多小时。正是这一个多小时使顾忆恩上了比较成功的一堂公开课。

  然而,顾忆恩却因公开课落下了病根,一上公开课她前一晚必定失眠。而当遇到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时,她总要想起第一次失眠的情形,想到反正睡也睡不着,不如索性加班加点,第二天晚上再早一点休息。但长此以往,她的睡眠大受影响,导致虽然没有紧急的任务时她给自己安排每天睡7个小时,却还是会失眠。

  “失眠的苦只有失眠的人才能体会啊。”顾忆恩老师说。

  ■ 专家建议

  科学睡眠四要素

  人的睡眠也有质量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睡眠是否科学合理。这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睡眠方向

  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睡觉姿势

  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恶梦而惊醒。

  睡觉时间段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夜间11时到凌晨1时、白天11时到13时,这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睡眠环境

  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手表、假牙和手机等物品睡觉,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 写食主义

  饮食七疗法

  饮食习惯与睡眠的质量息息相关,要解决失眠问题,也须由此入手。提早晚餐的时间。这才不会感觉晚上特别漫长,并且可以避免带着仍在进行消化工作的胃上床睡觉。如果真的无法提早用餐,至少要让晚餐与上床睡觉的时间相隔两小时。

  晚餐不要吃太饱。应该有节制地吃适当的分量,并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也要避免在晚餐时间食用过甜的甜点,如蜂蜜、可乐等高糖分的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你可以在白天多补充水分,然而一旦超过下午六点,就应该尽量少吃流质的东西了。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对刺激性的食物和酒精、咖啡、茶等说不。咖啡具有刺激神经、提神醒脑的作用,对睡眠非常不利。

  多吃苹果、生菜与乳制品。上述食物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与酵素,可帮助睡眠,其中乳制品堪称最好;而乳制品当中,又以优质酸乳白乳酪为最佳。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自制白芝麻糊。白芝麻具有镇定的功效,所以多吃有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