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外二科门诊及病房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明显增多,特别是在夜间门诊值班的医生,一夜采用空气灌肠确诊的就达到6-8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天都遇到一例仅靠空气灌肠无法成功整复、需手术治疗的患儿,专家提醒家长要格外留心此病特征,以便及时发现早就医。
急性肠套叠以4-10个月婴儿最为多见,宝宝至两岁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临床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如原本健康的婴儿突然哭闹,持续约10-20分钟,而后有5-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暂时安静;呕吐,先吐食物后吐黄色胆汁;腹部出现包块,在右上腹可摸到包块;呈现果酱样血便。治疗方法主要有:空气灌肠法,即通过从肛门注入气体,帮助套叠肠管复位,右患儿肠套叠时间较长,则肠管受损较重,将空气注入肠管时,可能会出现肠管破裂,空气即刻进入腹腔,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进而危及生命,此时需要立刻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施用空气灌肠无法复位,或病情重无法行空气灌肠者。时下正值此病高发季节,应引起家长足够重视。 外二科 于丹
乳汁淤积的防治
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所致,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乳内肿物,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 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它物质阻塞导管后,乳汁排出不畅而淤滞在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
中医认为,产后乳汁淤积是乳痈产生的直接病因,专家建议接受手法排乳治疗,即通过疏通乳络,清除乳汁淤积及乳孔堵塞,促进脓液的排出,使细菌无滋生环境的同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消炎止痛。但一旦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并结合抗生素治疗。预防乳汁淤积最关键是保证哺乳后及时排空乳汁,预防并积极治疗乳头皲裂,及时制止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