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困扰现代女性的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第一大恶性肿瘤——乳腺癌。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颇有名气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较明确的因果关系。至此,HPV这个导致女性发生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终于浮出水面。宫颈癌也就成为了目前癌症领域惟一一个有明确病因的疾病。HPV为何有名气?相信一提到HPV,大多数人会联想到尖锐湿疣一类恶性病,因为引起尖锐湿疣这类性病的病毒也是HPV。
目前发现的HPV有一百多种亚型,其中30个与生殖道有关,根据引起生殖道肿瘤的危险性大小,被分为低位型和高危型。被科学家证明是宫颈癌的致病因子(16、18型等),属于高危型;而其它引起如尖锐湿疣等性传染疾病的,被归于低危型。准确地说,尖锐湿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但感染HPV却绝不等于患上了尖锐湿疣。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除了要尽量避免之前提到的高危因素外,对宫颈癌全面、长期的筛查,可有效避免女性患宫颈癌。25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接受了子宫次全切除术后仍保留宫颈的女性,都应该定期筛查。筛查年龄应持续到65岁以上。宫颈刮片,是最传统的宫颈筛查方法,特点是操作简便,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筛查较为简便:第一步,妇科检查,通过医生的肉眼和临床经验作大体判断;第二步,宫颈刮片,首选TCT或LCT(次选是巴氏涂液法,但假阴性较高),如能结合HPV的HC2检测,将能使敏感性提高到98%以上。接受以上两步筛查后,若结果为阴性,医生会建议受检者在半年后再次复查。若连续两年都是阴性,筛查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若检查结果为TCT发现有细胞病变,或巴氏检查为巴Ⅱ+或以上,则应进一步接受宫颈癌的诊断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