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艺术分会(山东)国标舞培训基地建立一年来,在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的关怀和领导下,在艺术分会副会长华明女士与副秘书长陆刚先生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遵循艺术分会的宗旨和指导精神,加强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索创新,在推动少年国标舞的普及开展,严格规范培训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参加各类大型公益宣传演出;举办山东首届少年拉丁舞公开赛,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提高;积极协助和承办了由艺术分会在青岛举办的第21期全国青少年拉丁舞教师培训班等活动中,履行了山东基地的职责和任务.
一、 重关键抓根本,提高培训水平。
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提高训练质量,根本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山东青少年国标舞培训基地实施一年来,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严格管理,规范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管理从职能变换和权重层次升华入手,解决由学校个体管理职责到基地群体的纵观管理理念,在总结青岛金红舞蹈艺术培训学校十几年来学校个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并转换为基地群体管理机制。
目前,山东培训基地的管理工作,除艺术分会任命的由艺术分会理事、青岛金红舞蹈艺术培训学校校长管金红女士担任基地主任外,山东培训基地还聘请了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管理干部和艺术专业人员组成了以主任为中心的理事会,加强基地的工作管理和业务运作;并聘任了舞德高尚、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执教培训和教学工作。
为确保基地工作的正常运行,重点抓住两项任务,一是抓组织建设,严格制度、规范管理是关键。基地制定较完善的章程,以法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基地工作任务目标”“活动方案”、“教学计划”、“部门职责”、“工作守则”、“师德条例”、“学员守则”、“奖惩办法”、“会议制度”、“财会制度”、“和谐文明公约”等多项管理措施。使整个基地逞显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谐、文明”的风气。二抓教学训练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执教水平是根本。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和资料,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并专门规定了教师备课、上课制度,规范教学过程、贵在教学效果。为提高师资水平,基地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积极参加艺术分会举办的教师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
二、 构建和谐社会,参加大型宣传活动。
青岛是一座风景美丽、改革开放的海滨城市,又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伙伴城市,山东省全国性的会议和大型庆典活动接连不断,每逢节假日总是应邀参加各大系统、各大类型的宣传演出活动,如每年一届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开、闭幕式的表演活动。每年一度的申奥成功纪念日庆典活动,迎奥运造势活动,“全民健身”各种大型庆祝活动,大型慈善义捐演出活动,参加青岛电视台、山东台及中央台在青岛“五四”广场中心大舞台直播和转播的各类大型演出活动,还经常应邀到社区参加慰问演出活动等等。
通过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演出活动,不仅弘扬了舞蹈艺术的魅力,还推动了培训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活跃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并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 成功地举办了山东首届少年拉丁舞公开赛。
为进一步推动少年国标舞的普及开展,严格培训管理,规范舞蹈教学,促进青少年国标舞水平的提高,通过交流活动,检阅培训成果,发现优秀后备人才。由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督导、艺术分会山东培训基地主办、青岛金红舞蹈艺术培训学校协办的2007年“金红杯”山东首届青少年拉丁舞公开赛于7月21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山东七个地、市近200对小选手参加了比赛。
这次赛事旨在交流经验、锻炼队伍、重在参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推动了更加普及的培训活动的广泛开展,并达到了逾期效果。
为严格规范教学和确保公平竞争,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副会长、国际评审华明女士担当评审长,目的是规范教学和把关动作要领。
本次比赛青岛金红舞蹈艺术培训学校全力资助,热情服务,为赛会选手营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受到各代表队领队、教练、选手、学员、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赞赏。
四、 积极协助艺术分会举办全国教师培训班。
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第21届全国青少年拉丁舞教师培
训班于2007年7月22—26日在青岛金红舞蹈艺术培训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70余人参加了培训考试。
培训班由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副会长、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国际评审华明女士领衔执教。芭蕾舞A1级教师郑涛先生执教了芭蕾课。
本届教师培训班主要教材是华明女士经过十几年的执教体验和八年苦心钻研的精华撰著——《三元素躯干教学法》,贯穿了整个培训班的教程。正如华明老师所说的拉丁舞的转动、律动、移动“三元素”训练法,即拉丁舞风格的浓缩,就是为跳好拉丁舞不可缺的训练法,也就是说她的拉丁舞“三元素”诠释了拉丁舞的风格,它的技法就是在移动重心的每一步上运用了主力脚的四个逻辑顺序——踩、转、推、经过地板。这就是华老师阐明“重心移动”刹那间过程的鲜活经典密决。
华明老师还语重深长地强调指出,“三元素”的基础则是建立在芭蕾垂直重心、“三围空间”基础之上的。实践证明,没有古典芭蕾的训练就没有高品质的国标舞的展现。因为芭蕾的训练培育着少儿舞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舞蹈才使人们形成高贵的协调和优雅的气派。因此,芭蕾的科学,细腻的训练将使孩子们完美地去表现国标舞,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称芭蕾舞是地基,而国标舞则是在芭蕾地基基础上升华的楼房。一个好的国标舞教师既精通芭蕾,又精通国标舞,他的训练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高标准、严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华明老师的执教理念;言传身教,教舞育人,奉献艺术,快乐一生是华老师的教学品格。她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平易近人,孜孜不卷,一片执着的爱心献给了舞蹈艺术,得到了千百学子的爱戴。她虽属六旬“舞后”,但却葆神态风华正茂、体貌青春如故、仪表端装健美、风格严谨豪爽,得到了舞界的崇敬。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对华明老师的经典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颇受欢迎,大家一致感到受益非浅,不仅学到了舞艺,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学员们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深表谢意。
芭蕾舞课程是本次拉丁舞教师培训班的重要基础课。芭蕾舞郑涛老师也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和讲练结合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点突出的方法,讲述了芭蕾舞在重心、形体、审美等层次的要素与特点,以及内涵和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张卓妮、巫柯两位老师多次为学员作示范表演,他们不仅动作规范、到位,配合也非常默契,在舞曲中把舞者对舞蹈的深度理解和情感意境完整的表现出来,给学员以美的享受。他们的高超舞艺和精湛的展示博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
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在教师,培训班过程的效果在管理。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记者翟廷雅为办好21期全国拉丁舞教师培训班,以身作则,兢兢业业,认真做好培训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从学员报到、安排住宿、发放教材、授课采访,搜集信息,组织稿件,接待咨询、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忙碌不停。受到了培训班老师和学员的好评。
回顾过去的一年,山东青少年国标舞培训基地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收获,但离中国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的要求还有不足之处,与兄弟先进基地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我们正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整改工作,为更好的完成艺术分会安排的任务而努力。
光辉灿烂的2008年度已经开始,我们决心遵照国标舞总会艺术分会的指导精神全面做好山东基地的各项工作,为国标舞事业发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