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政办公室 张鲲鹏)9月18日、19日,潘作新、沈福彭教授雕像落成仪式分别在我院文化广场和门诊楼东草坪隆重举行,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干部职工近百人参加了仪式,潘作新、沈福彭教授的亲属应邀出席。仪式由院党委书记姜振家主持,院长苗志敏代表全体干部职工致辞。
仪式上,院党政领导和潘作新、沈福彭教授的亲属代表共同为雕像揭幕,干部职工手持鲜花,向雕像鞠躬致敬,表达了对两位教授的衷心爱戴和深切崇敬之情。
苗志敏院长在致辞中缅怀了潘作新、沈福彭教授的光辉事迹。他指出,潘作新教授在国家积弱之时,为师夷长技、解民疾苦而远渡求学,又在国家危难之际,投身于民族抗战与医学振兴,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成为医院后世人引为自豪的大医楷模。沈福彭教授为医学振兴而远涉重洋,又在学成之时回到祖国怀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医学事业,以其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人生历程,诠释了大医精诚的内涵,托举起青医附院代代传承的精神火炬,光照后世,催人奋进。
苗志敏院长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潘作新教授心系祖国、情系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学习他开拓创新、奋发不懈的进取精神;号召全体青医附院人学习沈福彭教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学习他勤恳治学、甘为人梯的师表风范,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
苗志敏院长最后强调,当前卫生部正在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全省卫生系统也在积极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全体干部职工应当进一步发扬百年老院的优良传统,以潘作新、沈福彭等老一辈医学家为楷模,以“博学慎思、笃行亲民”的院训为指引,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建设“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的一流现代化医院、推动人民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沈福彭教授的家属代表也在仪式上作了致辞,对医院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感到振奋,对雕像的落成表示感谢和欣慰,并祝愿医院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和跨越。
相关链接
[潘作新教授生平]
潘作新,建国后青医附院首任院长,山东省莱州市人。1927年就读北京协和医学院,1936年赴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深造。1938年回国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队长,并先后任职西北医学院、南京中央医院。1947年转至青岛,任医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眼科主任。1949年3月代理医院院长,同年6月至1951年5月任医院院长。1950年兼任医学院副院长。1978年任医学院院长,一级教授。他首创的潘氏手术被载入眼科学教科书。曾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省人大常委等。1983年病逝,遵其遗愿将角膜捐献患者。
[沈福彭教授生平]
沈福彭,建国后青医附院第二任院长,江苏省苏州市人。193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赴布鲁塞尔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0年回国受聘于云南大学医学院。1946年转至青岛,先后任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科、骨科主任,是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1951年6月至1957年9月任附属医院院长。1957年当选青岛市首届解剖学会理事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山东省政协委员。曾著有《骨关节解剖学》、《心血管解剖学》等,是国内著名的医学教育家、解剖学家。1982年病逝,遵其遗嘱将遗体捐献医学教育事业,遗骨至今屹立在解剖教研室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