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折折颅内“搭桥”
——东院神经内一科成功完成高难度颅内支架置入术
7月24日,东院神经内一科成功为一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达75%的病人成功进行了血管支架的置入。颅内段颈内动脉曲曲折折,支架的通过难度极大,此例手术的成功再一次展现了我院在介入手术方面的高超技术。
病情重!重要血管狭窄达75%
一月前,病人初华(化名)因口角偏斜、左肢无力来到东院神经内一科,由于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病人不同意做DSA检查,只是进行了药物治疗,控制病情。一周后病情复发,经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塞。DSA检查显示,病人右侧颈内动脉C2段重度狭窄达75%,远端供血区血流严重不足。而且颈内动脉颅内段是脑部供血的一条重要血管,脑部3/4—4/5的血液都是通过它传送给大脑。如果不及时消除狭窄,必然会造成患者的瘫痪。
科主任邢成名带领全科病例讨论后,一致认为:一般的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而一旦狭窄超过60%就要尽快做支架置入手术,把被堵塞的血管撑开。病人为中年男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多,规范的药物治疗已无法控制病情,必须采取介入手术。
难度大!传送支架需转四个大弯
手术需要从腿部的股动脉将带有支架的导丝引入血管内,将支架沿着血管放入狭窄处。据邢主任介绍,脑部血管极为复杂,分支多,弯曲大,通过导丝将支架引入困难重重。首先,颈内动脉颅内段曲折蜿蜒,有C1-C5五个弯曲段(如图),病人的狭窄部位在C2段,支架需要通过四个大弯,才能到达狭窄部位。血管直径为2.5mm,支架的直径为2.5mm,长度为8mm,在细小的血管里支架很难转弯,每一段的弯曲都是手术的难点,除了3个直角的弯度外,C3段弯度最大,达180度,是阻碍支架通过的最大障碍。其次,颅内血管弹性小、脆性大,很容易发生破裂,造成脑出血。再次,狭窄部位位于眼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等重要血管之间,稍有不慎,将会造成这些重要血管的破裂,以致相应的重要功能的缺失。此外,术中还存在栓子易脱落,远端缺血区高灌注损伤等风险。
手术精!沉着应对 精湛操作
经过病人家属同意后,手术于7月24日施行。邢成名主任和李军副主任医师两位有着丰富介入手术经验的专家共同为病人手术,微导丝引导导引导管、成功固定微导丝、球囊扩张……支架通过曲度最大的C3段时,第一次并没有成功,台上台下都为手术医生捏着一把汗,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只见术者沉着冷静,反复努力,终于成功将支架送到狭窄部位并释放成功。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顺利完成,病人远端血流恢复正常,术后脑缺血症状完全缓解,现已康复出院。
东院神经内一科在介入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邢成名主任和李军副主任医师先后到北京、美国、日本等地学习,掌握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技术,此例手术的成功又一次为我院介入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东院神经内一科 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