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十二点半多了,来自黄岛的齐涛(化名)和妻子才拿着医生开好的处方,带着患癫都中痫多年的儿子到药房取药去了。他悄悄告诉记者,要不是接诊医生加班给这远道而来的一家三口“加了塞”,今天孩子这病还真看不上了。在市立医院东院,这种情况还出现在小儿哮喘门诊、内分泌科肥胖门诊、糖尿病门诊,以及乳腺外科门诊等地方,是什么原因,让市立医院这些名目繁多的门诊这么“火”呢?
市立医院东院有很多“专病门诊”
在市立医院东院,记者仅仅在内科门诊走了一个来回,除了以往医院里常见的诊室1、诊室2、诊室3等等标牌,就看到了肥胖门诊、高血压门诊、糖尿病门诊3个很有特色、一目了然的科室标牌。
为什么医院会出现这些“个性化”的门诊呢?该院东院门诊部主任王萍告诉我们,到医院来就诊的病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很熟悉医疗分科,多少年来病人都是挂个内科、外科、妇科然后就去找医生看病,但像市立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每天都会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专家同时坐诊,病人往往不能一下子找对最擅长诊治这种或那种疾病的医生。为了让病人自己就能更明确地选择医生,市立医院在2006年东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正式启用的时候,就根据医生专业的细化情况,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改变,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激增的就诊特点,设立了肥胖门诊、高血压门诊、糖尿病门诊、乳腺病门诊、肛肠门诊、疼痛门诊、儿保门诊、营养门诊(免费)等近十个不同病种的“专病门诊”。王主任说,从病人角度说,专病门诊第一个好处,就是相关疾病病人只要一看专家或科室标牌,就知道自己该找哪个医生看病,从而大大缩短了病人就诊流程,节约了就诊时间。
“专病门诊”一开,病人纷沓而至
市立医院东院专病门诊最“火“的要数神经科癫痫门诊,每周一和周四,坐诊的谭兰主任整个上午不仅没时间喝水,就连去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到这里来的很多老病号都知道一个潜规则:挂谭主任的专家号,一定得早晨9点以前,否则今天肯定没戏!
王萍主任说,专病门诊“火”得非常快。就拿癫痫门诊来说,开诊不到一个月,慕名的病人不仅要早早赶到医院挂号,就是挂到专家号,也要排队等上两三个小时!
“专病门诊”之所以“火”,除了上面那个“好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专家看专病”也让医生能在自己最熟悉的那片医疗领域,更娴熟地诊治疾病。在旁边的肥胖门诊,有体重计量秤,方便病人每次诊察前检验“减肥成果”;在糖尿病门诊,接诊医生正在为一位60多岁,刚刚查出患了糖尿病的阿姨,从饮食、用药、身体锻炼等方面进行专项指导,这样一对一的耐心指导,不仅很快消除了阿姨的紧张情绪,也让她对治疗疾病充满了信心。
专病门诊,将越设越多
初步设立“专病门诊”并取得很好效果之后,市立医院又在2007年开设了神经科癫痫门诊,并根据青岛属于海洋性气候,小儿哮喘发病率高的特点,设立了小儿哮喘门诊,经过病人的口口相传,就诊人数飞速递增,为满足病人需求,医院已经在今年年初,将应诊时间从每周三下午,调整为周三全天。儿科主任金心告诉我们,对已经确诊为哮喘的孩子,门诊会认真进行登记,除了定期对家长进行哮喘相关知识科普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根据全球哮喘治疗计划,为孩子们进行规范化治疗,这里已经开展的过敏原检测、雾化吸入、脱敏治疗,以及马上就要开展的肺功能检测等治疗和检测手段,将加速小儿哮喘病人的康复。
“专病门诊”为百姓带来了极大方便,医院今年更是加大了这方面的步伐,王萍主任说,现在,产科高危妊娠门诊、遗传咨询门诊,儿科心理行为门诊、性发育低身长门诊,内科冠心病门诊,骨科骨关节门诊、脊柱门诊,妇科的内分泌门诊、更年期门诊、生育门诊,泌尿外科的男科门诊等更多“专病门诊”的开设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近日即将陆续开诊,医院就是希望这些“专病门诊”的专家们,能让更多患者早点摆脱疾病带来的苦恼,健康生活每一天。
供稿:青岛市立医院宣传部 伊丽明
2009年2月26